考研科目信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6186|回复: 0

[经验] 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本校考金融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7 20: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acklight 于 2012-10-17 20:26 编辑

    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本校考金融经验分享


   西财本校金工专业,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我考金融中心是完全木有悬念的事情,但是真正的过程还是蛮纠结的,直到报名最后一天我还在纠结要不要报外校,如果不是西财现场确认时间是最早的,说不定最后报的就不是西财了。从报名、初试、等线、复试、等成绩,每个过程都是一步步熬过来的,把自己的心态放到最低,以准备外校的标准来考本校,最后专业第一的成绩还是让我惊喜了老半天。

  一直决定,考完研写一份总结,作为对自己的交代,也希望能对学弟学妹的考研路有一定的帮助。这是第一部分,后续还有各科具体的复习方法。

  考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自己考研的原因,保持自己的动力,平衡自己的心态,劳逸结合。不排除有人花三个月时间就能考上的情况存在,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考研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动力和目标,很容易半途而废。当然,半途而废并不总是一件坏事,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再晚也不迟,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想清楚自己的目标,能避免时间的错用。

  强调一下,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复习经验的参考价值有限,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下有选择地该听的听,该忽略的果断忽略。

  第一,考研时间表。个人觉得蛮重要的一环。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制定计划,但是要在心里对自己的时间表有大概的把握。考研时间表得作用在于,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就目前的情况下达到目标的途径。考研时间表可以分阶段来做,首先,明确整体的时间规划,主要分为基础、强化、冲刺、总结几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需要做得事情、需要花的时间、以及要求达到的效果。其次,具体各个阶段的实施计划,相对整体规划而言,具体阶段的实施计划要求相对详细,需要在每个阶段开始的时候,估计自己现有水平,可以精确到每天的具体任务,随时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

  在计划这环,其实我自己也做得不够好,计划任务安排得太满,所以考研后期感觉时间有点赶,不过好在最后一个月调整过来了。我自己的一个经验教训是,考研复习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尽量把自己的优势集中突破,但也不能够轻敌,别人的经验也不能够盲目相信,必须保证自己的弱势达到平均水平,不至于拖后腿。我的教训在政治方面,由于听人各种强调,政治复习很简单,忽视了政治短板,最后才拿了五十九分。不过还好我的数学和英语复习优势表现出来了,有惊无险。

  第二,考研信息收集。论坛、研友以及有经验的学长学姐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信息来源。在复习之余逛逛论坛、和研友聊聊天,即能够了解近期的考研动态,也可以对比自己的复习状态,及时调整。

  对于身边相对熟识的考研前辈,无论他们最终有没有考上,他们的经历和一些感悟都很重要,能够提醒我们避免一些考研的误区,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也可以向他们求助。我自己很感谢在考研期间帮助过我的几个学姐和学长,无论是在我刚开始准备考研时的建议,还是复习期间,能够在工作繁忙中抽时间帮我答疑解惑,都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而对于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专业课复习资料,有相同目标的研友以及考研前辈、在读研究生,是主要的信息来源。初试西财的专业课资料,比较常用的是西财的红宝书,个人觉得用处不是特别大,主要还是通过问考过的学姐以及参考官方上挂出来的考纲得到的信息比较准确

  同时,也应该常常关注考研书店的动态,因为作为每年提供考研复习资料,他们本身所积累的经验和信息也是很有用的,财大边上有一家考研书店,我的参考书基本上是老板给推荐的,特别是考研最后一两个月,模拟题和最后各种冲刺资料。

  第三,fudaoban和复习资料。辅导班和各种考研资料充斥,常常令人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样选择。

  对于辅导班,我的看法是,合理使用,但不盲目依赖。质的飞跃向来依靠量的积累来完成,辅导班的整体课时加起来并不算很多,而且集中于暑假以及考研前一个月左右,所以光有辅导班是没法指望的。我认为,“带着问题和目的去听课”是最有效率的听课方式。对我而言,

辅导班的作用主要在于帮助梳理和评价前期复习阶段的知识体系、薄弱以及遗漏环节,是一个总结和提升的过程,老师在课堂上的讲的重点知识和题型梳理,是对自身已有知识的强化过程。

  复习资料的选择和运用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同样一本资料,在不同人手上,不同的运用方法,往往效果会差别很大。考研成绩之所以有差距,很多时候,不是复习资料不够好,也不是基础和自身条件比不上,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正确合理的思路方法。我的复习资料,有的只看了其中关键的部分,而有的我反复看了几遍。该看什么资料,或者什么资料要怎么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具体应结合自己的优势短板以及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合理分配时间以及复习强度。

  第四,考研复习的心态。“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在考研复习阶段,就是一个合理的心态,或者说,调整心态的方法和能力。

  考研集中强度复习的后半年,我觉得是最考验心态的时候,无论是报名阶段最后决定报考院校、复习的懈怠心理,还是身边的同学保研、找到工作的各种喜讯,相对考研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最后阶段做真题或模拟题发现复习效果欠佳带来的压力,都会造成情绪波动,影响复习心态。在这个时候,内在对考研目标的坚持和动力、保持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外在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安慰,都是很好的定心剂。我一直很了解自己考研的目的,所以几乎没有犹豫过,也很幸运有家人的安慰。有几个关键时点,我会过分自信或过分不自信,都靠朋友以及前辈的或打击或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

  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最后的选择以及最终结果,所以,坚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哪怕跟我一样初试第一天觉得自己考砸了,都不要盲目下结论。 

       专业课复习
  高鸿业宏微观三遍、笔记两遍、西财微观一遍、西财政治经济学三遍、中宏和中微的重要部分、西财近十年的回忆版真题、西财考研网重点知识点、西财考纲、西财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PPT
  
  经济学部分:
  专业课的复习开始得有点晚,十月初的时候,才把高鸿业宏微观看了一遍。因为本科的时候,学过曼昆的经济学基础、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学、曼昆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所以经济学基础的底子还在,第一遍看书基本上是把知识点过了一遍,把当初掌握得比较好的部分回顾一下,加深印象,把还不是很理解或者理解比较模糊的知识点梳理出来,这个过程我花了两个多星期。

  经济学是金融比较基础的学科,里面的知识点无论是不是考试的重点,都建议在基础阶段理解弄懂,相当于为以后学习打基础,仅仅挑考点出来看的话,对经济学整体框架和理解的能力会比较弱,后期融会贯通的效果可能会比较耗费精力。今年中心有一个专业课考了132分的,号称把所有比较主流的经济学书籍都看完了。

  基础阶段完成后,要达到的效果是:知识点能看懂,并且都理解了;对宏微观的框架有了大略的印象,区分出自己对不同知识点的把握程度,建议在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做标注,便于后期复习。

  接下来,把书看第二遍就是强化阶段了。第二遍之前,浏览一下课后习题或者西财微观的习题,不要求做,但是要了解出题的方式和角度。第二遍仍要求把书仔细看一遍,但是可以把精力从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多分到难点知识点上了,可以边看边做笔记,记忆并且思考该知识点的出题方式以及自己的答题思路,把知识点完整地掌握。“完整地掌握”是指要了解与该知识点有关的所有内容有哪些,这样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就知道能够用来回答的有什么内容。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从头开始一一回忆所有知识点,复述知识点内容,回忆不起来或者不能确定的内容,要在下次看书的时候重点复习。

  这个阶段的记忆不是要求完完整整背书,而是要求能够在已经理解的基础上复述知识点内容。

  强化完成后,要求能够回忆出整体框架内容,对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点,能够复述出来,对于难点知识理解记忆。

  再下来,是融汇贯通。需要的资料是西财真题、西财考纲、考研网重点知识点、西财微观、中宏和中微、高鸿业宏微观。在强化阶段,已经把握了知识框架之后,现在开始区分重点、难点,进行复习。把课本放在一边,只看西财考纲和考研网的重点知识点框架,按里面的知识点开始做笔记。考纲和知识点框架仅仅给出了知识点框架,现在要做的就是整理出一份笔记,把框架按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填充丰富,然后再对照课本,把自己没填充完整的部分补充上,标注出重点、难点和对照课本后补充上的部分,整理出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这是接下来复习要依赖的重要资料。

  把中宏和中微浏览一遍,挑出与考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有联系的部分,重点复习,要求理解、记忆和掌握,补充在自己整理出来的笔记后面。这个过程,理解不了或者书中没解释清楚的内容,可以向网络或者前辈求助,虽然不一定要求,但是,同一个考到的知识点,如果能答得更深入,对拿高分有帮助。

  可以把真题做一个整理,考察相同知识点的题目放在一起,有助于了解知识点的考察角度和考察频率,保证对每一道真题都能够给出自己的答案。

  接下来,就是最后阶段,不断记忆、强化、做题,对自己的做题速度要有把握,不至于到考场上才发现自己时间不够。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各章之间的联系没有宏微观经济学那么紧密,因此,只看考纲中提及的部分就够了,结合PPT,在理解的思路上记忆,整理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复习思路与宏微观经济学是一致的,但是,稍微偏向记忆方面。

  宏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知识点一般包括:
  概念、假设条件、推导过程、图形、结论、政策意义
数学
  看了一遍课本,做了三次全书、三遍笔记,上了二十二节海文辅导班课程,做了两遍真题、六分之五本基础660题、七套经典400题,真题只有一年做了满分,其余120分到140分不等,最后拿了150分。
  首先课本和第一遍全书,打基础。在考研班暑假班之前,我花了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每天白天看数学,平均一到两天解决一章。结合考纲,把课本认真看一遍。看课本要求理解概念的定义方法,重点原理要会证明,把握证明思路然后要会用,因为全书上比较难的证明题基本上是书中基础方法的排列组合升级版。

  每看完一章,结合全书做题,每一题先自己做,不会的标注出来、再看解析。整理出关键概念、原理,对题型、难度、出题角度有大概的了解。我自己有个习惯,会在做错的题目旁标注原因,在不会做的题目旁总结对比自己的解题思路,看是那一点没有想到。

  然后,暑假考研班。在之前对基本原理和解题训练之后,再听课相当于把前期复习知识点梳理回顾了一遍,把自己的理解生疏和偏差的部分,重新纠正,加深理解和印象。

  接下来,第二遍全书。考研班结束后开始,十月份结束,量化每天看的章节或页数。基本原理和解题方法掌握了,接下来就是强化解题技巧了。这次再看全书,感觉和第一次就完全不同了,很多原本不理解或想不到的地方就不再是障碍了。把课本作为工具书,在原理不明白的时候可以翻一翻,重点是把全书仔仔细细做一遍,重点要求达到对原理、概念都比较熟悉运用的地步,关注本容易忽略的细微差别。熟悉并总结每个知识点的出题角度、答题思路、易错点、经典题型。同时,重视原做错或不懂的题目,把这次做题的错误原因和不会做的思路,细化到每个步骤上。注意开始计算做题时间。

  接下来,第三遍全书。十月到十一月份之间。在第三遍全书开始前,量化每天必须看的章节和页数,把握复习进度。这时,已经对题型、思路、概念掌握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是总结提升阶段。把考研班复习笔记、数学全书和自己的笔记全部整合在一起,最后结合自己的薄弱点,整理出一份自己的重点知识点、还未掌握的经典例题、每章的题型和解题思路、常犯的错误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整理,结合真题,重点突破。

  在第二遍和第三遍全书期间,开始做基础过关660题,强化知识点把握的细节,对错题注意标注和总结原因。计算做题时间,量化每天要做的题目数量。

  真题和经典400题套题。从十月中旬或者十一月份开始。每天一套真题,计时、算分,期间可以穿插经典400题,以及回顾之前的复习资料。对自己做错或不会做的题目,务必强化,回顾全书相同类型的题目,反复做,直到有把握在考场上碰都相同类型的题目不会犯错为止。经典400套题难度有点大,其间会有考研强化冲刺班,带着问题去听,解决问题,老师对试题的分布和考点重要性的分析是后期复习时间和强度分配的重要参考。同时衡量自己的复习水平。

  最后,考前,看自己的总结和关键重难点题型。

  PS:我自己复习方法比较重视总结和笔记。随手把解题思路和一些解题感悟记在全书上,题旁边,然后最后用笔记整理出来。在路上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脑内一下自己最近复习的内容,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有想起来,以及整个数学知识框架是什么,多过几遍,不断强化。在数学上,是没有单纯的粗心的,因为粗心做错的题目,多半是自己对这个知识点还没有把握牢固。

  最后,复习加油!

更多考研资料:www.23d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考研科目信息网

GMT+8, 2024-4-19 01:08 , Processed in 0.03792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